作者:tianlu1020
先说一下,本人干过买卖,开过门店,出国打过工,挣过点钱。进社工这行是从15年做志愿者开始的,16年开始在一家社工事务所做全职员工,做老年和困难群体方面的工作,19年考进的朝阳区社工。所有关于疫情的工作和社区工作,包括12345都经历了。现在还在职。
我百分百认可大家说的问题,但是也有一些事情,想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首先关于社工身份,全国没有统一的,很多地方以劳务派遣为主,北京采取的是员额制,属于定岗定编,不定人(这是和事业编的核心区别,事业编是编制属于个人),社工的工资待遇要报区财政,走每年的区预算,是要人大通过的。所以就稳定而言,只要不犯事,不辞职,可以干到退休。
关于收入,社工的基本工资(我说的是基本工资)是按照事业编管理岗2017年标准,社工-9级,副职-8级,正职-7级岗定的,社保是按上年社平的75%上的。年收入说实话是年年减少,我19年入职时,算上加班,将近10万,现在我有中级证,加工龄,还没19年挣的多。主要是社保公积金年年涨,收入不涨。
关于工作强度,说实话,之前在社工所做项目时,接触社区,真不忙,自从有了12345,社区的工作量就增加了很多,同时加上疫情,近3年社区基本上属于996,007。
关于想进社区的朋友,别的不说,只说年龄,30以下,别来社区,考公考编,挣钱,年龄就是资本。30到35,进了社区也有机会往上考,能进修学历一定要学,一定要入党,否则考编时,如果年龄学历不加分,那政治身份就很重要了。过了35,社区可能是唯一吃财政饭的地方了。现在连辅警都要求35以下,未来社区也大概率会提高进入门槛,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要求全日制学历和35以下了。
关于在职的朋友们,先参考上边的年龄,如果您过了35,社会上的活是真不好找,尤其是疫情这三年,您要是真有天大的本事,40之前还能折腾一下,否则40之后,社区也进不来了。说实话,社区工作者也是解决本市户籍人员就业的兜底网。19年我考的时候,竞争比基本上是15比1,有些好街乡的招考比例不比一些公务员事业编低(三里屯,朝外有过40比1的情况)。40之后图的稳定,前边说了,只要不犯事,能干到退休,其他非公工作行吗,要不就是8大员(外卖员,快递员,保洁员,保安员,服务员,收银员,房产中介,保险推销),就工作的性价比,如果没有疫情,工作量和收入还是比较匹配的,我自己开过店,说实话,为了生意,为例房租,为了人员工资,为了房贷,真是操心费力。
关于个人发展,首先您要是年轻,往上考是正途。考不上,在社区,考证是给自己涨钱的唯一途径(初级+240,中级+400),同时也是晋升的重要条件之一。如果能力优秀,一般3到5年进两委,10年升副职,15年能到正职,但现在社区也讲年轻化,一般45前没到正职,一般也就止步于当前职位了。
以上是我这几年的心得体会,我的目标是考取高级社工师,算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交代。未来社区工作会越来越重要,招聘条件也会提高,等到35岁加全日制学历的时候,基本上待遇就和事业编差不多了,想考的可以认真考虑一下,在职的, 熬过寒冬,春天总会到来。有句话说的好,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,明天让你高攀不起。